144 回府
朱云峰听曹鹤阳说“不对”,心中也“咯噔”一下,忙问道:“怎么啦?可是又有哪里不舒服了?”
曹鹤阳摇头,问:“你刚刚说的消息,是九思亲自传过来的,还是他叫人传过来的?”
朱云峰愣了一下,挠了挠头,说:“这倒没有细问。”说完将张九龄叫了进来,将这个问题抛给了他。
张九龄说:“不是刘九思亲自来送的消息,是叫了个面生的小厮。”
朱云峰皱眉,说:“你既说他面生,怎么判断他说的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张九龄说:“他身上带着刘九思的信物,这是我们之前就约定好的。万一没办法亲自往来,那就以信物为证。”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道:“来的那人说他叫作墨渊,年纪不大,但看起来很是机敏。”
“墨渊?”曹鹤阳愣了愣,他已经很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离开都城之前,他明明安排了他去读书,怎么今日又会跑来送信?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朱云峰见曹鹤阳神色不对,连忙问。
曹鹤阳摇了摇头,将墨渊的事情大概讲了讲,说:“我只是有些奇怪而已。照理他应该不在府里了。不过他和九思关系一向不错,倒也不能说一定有问题。”说到这里他又补充道:“我刚刚觉得不对劲,是因为担心背后有人试探。”
“有人试探?”
“我怕太子和宁王派来的人听太太说我在这里之后,将信将疑。此时如果有人来安平伯府找我报信,那就坐实了我在这里。”曹鹤阳解释道,“所以我刚刚才会说很担心。不过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九思也算聪明,知道找墨渊来报信。他很久不在府里出现了,应当没有九思那么显眼。”
朱云峰点头,说:“阿四,你别操心了,哪怕真让人知道咱俩关系好也没什么,总而言之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我在,你万事都别操心。”
曹鹤阳点了点头,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说:“我去看看麦麦,然后就回去了。”
朱云峰一脸不舍,但也知道曹鹤阳若是再留下去,等回曹府就真的很麻烦了。
曹鹤阳去后院看了麦麦,虽然分开没几日,但曹鹤阳见到儿子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陈夫人见状劝道:“以后你何时想来便来,不必多虑。”
“谢谢娘。”曹鹤阳说完,又说了要回去的话。
陈夫人沉吟片刻,说:“也确实应该回府了,若一直在这里住着难免会露马脚。麦麦你放心交给我,等过阵子方便的话,我去府上拜访郡主娘娘,也见见哼哼。”
曹鹤阳点头答应,告辞离开。
一辆不起眼的青帷小油车,悄然停在了曹府侧门外僻静的巷角。
朱云峰扶着曹鹤阳下车。曹鹤阳的脸色还有几分苍白,唇上也几乎没什么血色。
“慢点。”朱云峰声音压得极低,手臂稳稳地托着他的腰背,又拢紧了曹鹤阳身上那件斗篷,“有什么事儿一定给我传信,别自己扛着,知道吗?”
曹鹤阳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你快回去吧!”声音有些闷,“回头让人看见,又不知道传成什么样。”
“我可不怕!”朱云峰笑,“爱传传去吧!”
曹鹤阳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转身进了侧门。
刘九思在门内候着,见他到了,连忙上前轻声道:“爷,老太太那里问了好几回了。”说完又压低声音道,“我看着太太身边的人,出出进进的,怕是……也在各处打探消息。”
曹鹤阳很清楚自己这位继母是什么心思,恨不得能将自己拉下来,好让弟弟承继家中的一切。
“去祖母那里回一声,就说我回来了,洗漱更衣后去熙和堂请安。”曹鹤阳吩咐道,“还有……找人去父亲那里说一声,就说请他到熙和堂,有要事相商。”他将“要事”二字咬得很重,“别让其他人知道。”说完冲刘九思眨了眨眼睛。
刘九思愣了愣,点头应下。
曹鹤阳回房洗漱完毕后并没有立即更衣去熙和堂,反而去了书房,他印象里在某本前人笔记中似乎看到过报国寺中那东西,只是一下想不起是哪本笔记了。正打算翻一下,却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曹鹤阳眉头微皱,他南下前将手下人都遣散了,原本是想着短时间内不会回来了,只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如今这府里,除了刘九思之外,竟是一个趁手的人都没有。奶娘到底年纪大了,请她帮忙照看哼哼妥帖一些,其余的倒是不用烦劳她。正想着,曹鹤阳听到书房的门被人轻轻推开。他也不动声色,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
来人将门推开,见到曹鹤阳正一瞬不瞬地看着他,吓了一跳,转身想走。
“站住!”曹鹤阳怒道,“你是什么人?摸进我的书房想做什么?”
“大少爷!”那人见曹鹤阳发怒,立刻跪下道,“小的刚入府,没认清楚府中各处,误闯了进来,求大少爷开恩。”
“你刚入府?”曹鹤阳问。
“是。”那人见曹鹤阳语气松动,立刻道,“小的是上个月入府的。”
“原来如此。”曹鹤阳点点头,“你是上个月入府的,我却是五日前才回来的。这几日我事多,家中的事情也没怎么管,你何时见过我,又怎会认得我?”
“这……”那人显然没想到曹鹤阳会这样问,他眼珠转了转,道:“小的确实未曾见过大少爷,只是听府中老仆提起过您的样貌,才敢冒昧一猜。小的绝无恶意,只是新来乍到,不懂规矩,还望大少爷恕罪。”说罢,连连磕头,额上已现红痕。
曹鹤阳冷眼看着,心说你若不知道这里是何处,怎么会闯进来见到我就敢肯定我是大少爷?还有,所谓“大少爷”三字,只有小周氏那边的人才会这么称呼自己。想到此处,曹鹤阳心中已然有了几分计较,问:“你叫什么?”
“小的……小的叫香茗。”
“行了。”曹鹤阳挥了挥手,“念你是初犯,这次就算了,滚吧!”
“谢谢大少爷!谢谢大少爷!”香茗说完,又给曹鹤阳磕了个头,一溜烟跑了。
曹鹤阳暗自思忖片刻,干脆也不去熙和堂了,就在书房坐下。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刘九思寻了过来,他见曹鹤阳独自坐在书案前,眉宇间隐含深思,便问:“爷,怎么坐在此处?您再不去熙和堂,回头太太那里怕是又要说怪话了。”
曹鹤阳摇了摇头,对刘九思说了刚刚的事情,又问:“你回头去查一查,这个叫香茗的是什么人。”
刘九思闻言差点儿跳起来,说:“怎会如此?太太未免欺人太甚。”
“她眼里只有家宅这点事情,也怪不得她。”曹鹤阳说,“说起来,我这里如今人手四散,倒确实不适合再住。”
“那搬回熙和堂?”刘九思建议道,“正好小爷也在熙和堂,您见他也方便。”
“是……”曹鹤阳微微颔首,“可进出就不方便了。祖母虽然不会拦着我做什么,但府中人多眼杂,难免有人嚼舌根。”
“爷……”刘九思见曹鹤阳模样,试探道,“您……不会是想搬去安平伯府吧!”
曹鹤阳脸一红,道:“别胡说。我搬去那边,成什么样子?”
“那……”
“如今要烦心的事情太多了。你先去查查香茗的底细,再看看府中是否有其他异动。”曹鹤阳道,“再有就说劳烦奶娘平日里替我多看顾哼哼,还有人手……”
“或者……让世子爷从伯府中挑几个?”刘九思说,“咱们府里……老太太毕竟年岁大了,不能事事都让她老人家操劳。”
“是啊……”曹鹤阳沉默片刻,又突然想起来什么,“说起来……你怎么会遇到墨渊的?让他去送信,挺聪明啊!”
刘九思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其实……我同他一直有联系的。他知道我回来,就特地来看我。他……他现在不叫墨渊了。”
“啊?不叫墨渊?”曹鹤阳难得见刘九思这样,一脸羞赧,但又有些得意,“那叫什么?”
“我们南下之后,老太太给他放了良,还送他去读书。”刘九思说,“他姓王,本名叫王金林,不过教他念书的师父说他这个名字有些俗气,给他改了。”
“改了?”曹鹤阳更好奇了,“那他现在叫什么?”
“叫王筱阁。”
“王筱阁?”曹鹤阳轻声念叨着,“这名字确实雅致。对了他现在在何处读书?”
“就在城西的崇文书院,听说学业精进,颇得师长赏识。”刘九思说,“说起来也巧,我本来约了他去喝酒的,正好遇到那事儿。我怕被太太的人盯着,抽不开身,正好他来了,就让他去世子爷那里送信了。”
“嗯!”曹鹤阳应了一声,又看了眼天色,说:“你去熙和堂回一声,就说我吹了风,身子不适,今天晚上不去给老太太请安了。”
“啊?”刘九思一惊,“爷,这么回的话,老太太指不定立刻就自己过来了。”
“我知道。”曹鹤阳说,“我也不想劳动祖母,只是……如今的情况,看来我得亲自守着书房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