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饼/性转/AU】烧饼皇后(21)

廿一章 催妆
  朱芸枫虽然知道兄长的用心,但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虽然自从到了上京城之后,皇帝陛下对她一直都很好,但一想到他心中对自家的忌惮,她就觉得不舒服。
  皇帝陛下并不信任忠勇侯府,只是一时间朝中又实在没有其他人能够代替他们在北边阻拦鞑子,所以他才不得不这么哄着她,甚至不惜让皇子娶她……或者……至少做出这么个样子来。不过曹鹤阳应当也是察觉到这些事情的吧,否则又怎么会建议兄长不要来上京城呢!只是想到父亲到现在还未入土为安,她又多少有些难过。
  叹了口气,朱芸枫取过茶壶,打开壶盖,将信扔了进去。看着那张纸上的墨迹彻底化开,再也看不清一丝痕迹,她才把纸重新捞出来,又去净室把纸扔进恭桶里。
  过了一会儿,素梅来回话,朱芸枫就让她重新换一壶茶。
  “把茶壶好好洗一洗,换种茶叶,这个味道不好。”朱芸枫说。
  素梅心说今日泡的是姑娘最爱喝的,但她见到那打开的匣子和那节断开的竹筒就猜到了朱芸枫的意思,点头应了声“是”,就下去泡茶了。
  朱芸枫又看了眼断城两节的竹筒,想了想,拿出峨眉刺来在上面开始刻字。手好像有自己的意识一样,等朱芸枫反应过来,竹筒上已经刻了她和曹鹤阳的名字,朱芸枫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把竹筒重新放回匣子里,盖上盖子,想着要叫人送去给曹鹤阳。
  “素梅!”朱芸枫叫了一声,素梅挑了帘子进来,手上端着一壶茶,说:“姑娘,茶壶还没洗干净,我重新寻了一套出来,咱们用这套吧!”
  朱芸枫没理会这些小事,问:“家里谁在?我……”她有些不好意思说自己想给曹鹤阳送东西,“章十一在不在?”
  素梅说:“章十一应该是陪着朱晓出门了。”
  朱芸枫一愣,这才想起来,朱晓来了上京城,都还没来给自己请安,怎么这就出去了。再一听是章十一陪他出去,多少有些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便说:“这匣子你替我收起来。”
  素梅不知道朱芸枫这东一句西一句的到底是想说什么,只能放下茶壶应了一声。没想到她刚拿起匣子,朱芸枫却又改了主意,说:“放下吧!我等下……自己收起来。”素梅只得重新把匣子放下,有些奇怪地看了朱芸枫一眼随后退了出去。

  这些小小插曲不提,自黑水郡的嫁妆送来之后,朱芸枫的婚事就办得极为顺利。如曹鹤阳料想的那样,六月初二这天,宫里有旨意传来,皇后娘娘派了周嬷嬷来帮朱芸枫的忙。孔大太太如愿搭上了宫中这条线,做事更加殷勤小心,倒像是在给自己女儿办婚事一样。
  再过几天,自太后以降,皇后、贵妃、以及宫中的一众贵人都有赏赐下来,给朱芸枫添妆。
  待朱芸枫接了旨,送走了传旨的内监,得到消息的孔大太太立刻过来,拉着朱芸枫的手直说“恭喜”,那脸上更是如笑开了花一般,若是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她自己得了赏呢!
  御赐的事物自然不能等闲视之,要恭恭敬敬地供起来,等催妆那日抬去晋安王府。
  孔大太太看着这满院的珠翠,忍不住艳羡道:“宫中赐下来的果然是好东西呢!这一对玉如意,光洁细腻,人人都说温润如玉,看到这玉如意,我才知道温润二字是什么意思。”
  朱芸枫笑了,这对玉如意是皇后娘娘赐下的,孔大太太如今搭上了周嬷嬷,当着她的面,自然要夸玉如意啦!不过这里人多口杂的,朱芸枫指着太后赏下来的一整套嵌宝金头面说:“大太太眼光好,不像我,俗人一个,看不来玉,只知道这头面,金灿灿又满是宝石,好看。”
  孔大太太一愣,立刻明白过来,在朱芸枫额头轻轻点了一下,说:“小小年纪,跟个财迷似的。”说完又说:“不过太后娘娘这套头面确实是漂亮,别说是你,若是我再年轻二十岁,也定是欢喜的跟什么似的。”
  随后二人又一起看了几位娘娘的赏赐,大多数都是首饰或各类赏玩的小玩意儿,不过其中有一只金漆的匣子倒是有些惹眼。
  “这是哪位娘娘赐下的?”朱芸枫转头问素心。
  素心在清单上搜寻一番,说:“是撷芳殿的梅嫔娘娘赏的。”
  朱芸枫不太清楚这位梅嫔是谁,便去看孔大太太。
  孔大太太一听是梅嫔,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随后说:“那不用问了,匣子里肯定是墨。”
  “墨?”朱芸枫不解,“娘娘赏给我一匣子墨?”
  孔大太太说:“梅嫔娘娘是有名的才女,她的墨都是自己制的,因为带着股梅花香气,所以她才有了这么个封号。”
  朱芸枫点了点头。
  素心闻言去把那匣子开了,发现果然是一匣子墨锭。
  “姑娘,真的有一股梅花香气。”素心说,“奴婢不懂墨,但想来应该是很好的。”
  朱芸枫说:“那自然,宫中的赏赐怎么会不好。”
  说完,她扶着孔家大太太到自己屋里坐了说话,其余人则是清点宫中赏赐,一一核对添到嫁妆单子里。
  孔家大太太说:“我原本还有些担心,你兄长那里送来的嫁妆,之前装了一百二十台,但之前王府那边送来的聘礼就有一百二十台,你总得多一些,我还在想着要给你添些什么,现在好了,有了宫中的这些赏赐,你的嫁妆呀,满满登登一百二十八抬,保管叫那些人好好开开眼界。”
  朱芸枫说:“怕是不止一百二十八抬。”
  孔家大太太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朱芸枫话里的意思。宫中有赏赐下来,这件事儿必定是瞒不了人的,上京城中那些人家,都精明得很,惯会看风向。宫里自上到下都添妆了,她们又怎么会不来锦上添花。
  果然还没到晌午,就陆续有各家的体面婆子或者娘子,带着礼单来求见朱芸枫。朱芸枫开始还一一见面感谢,到后来实在是见不过来,只能挑一些身份贵重的见了,又让素心素梅帮着好生招待,到最后还把周嬷嬷请了出来。
  就这样,一直忙碌了两三日,等再转过头来点算嫁妆的时候,众人发现,朱芸枫的嫁妆整整一百三十六抬。
  日子飞快,转眼就到了催妆的日子。曹鹤阳早早地就带着人,浩浩荡荡地站在忠勇侯府门前。他是王府世子,身份尊贵,虽然这些年一直低调,但这门亲事毕竟是圣上赐下的,且宫中又多有赏赐,因此主动请缨来陪他催妆的自也不少。
  朱芸枫今日不用出面,不过素梅素心自然是会把前院的事情给她打听得清清楚楚的。曹鹤阳带人叫门进了侯府,侯府出面迎接的是孔家的几位少爷。说起来,孔家大太太这一回来帮忙,原本孔家二老爷那边并不太赞成,但因着孔大太太是宗妇,那边也不好多说什么。等到宫中的赏赐到了,孔家那边也送了添妆,但也没有旁的什么表示。
  孔家大太太对自家那几个妯娌很是清楚,又想搭关系,又顾忌着身份想拿乔,所以总是别别扭扭的。她于是就寻了个时间回家,在孔家老太太面前一番诉说,孔家老太太当即拍板,让孔家几位少爷过来帮忙。这才有了今日这一幕。
  曹鹤阳虽然是勋贵,但自小王妃对他要求就及严,所以虽然没有考学,但学问是很好的。孔家那几位少爷,都是从小读书的,最大的那两个在举业上也小有所成,所以聊得很是投机。
  待众人进了放嫁妆的院子,看到满满当当的一百三十六抬嫁妆,都有些傻眼。他们虽然之前也听说过忠勇侯从黑水郡送了不少嫁妆过来,但到底只是听说,且大多数人的目光都在那几根几人合抱的粗大木料上,没料到朱芸枫的嫁妆居然会这般丰厚。
  曹鹤阳是少数几个还算沉得住气的,他和朱芸枫的消息往来一直没断,所以知道她嫁妆不会少,但这么多,他也确实是没想到。遥想到自己那位远在黑水郡的大舅哥,曹鹤阳觉得这可能是他给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下马威。
  鞭炮噼里啪啦响成一片,朱芸枫的第一抬嫁妆出了门,高高的红漆木架子,上面端端正正地放着太后娘娘赏的嵌宝金头面,紧跟其后的是皇后娘娘赏赐的玉如意。
  “姑娘,外面人都说几十年没见到过这么丰厚的嫁妆啦!”素梅和素兰挑了帘子进来,笑着对朱芸枫说,“大家都说这次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可不是嘛!”这时素心也进来了,附和道,“听说第一抬嫁妆已经进了晋安王府,最后一抬嫁妆还没出门呢!我自小在上京城里长大,这么大的场面也是第一次见。奴婢刚刚偷偷去看了眼,跟着世子爷来催妆的那些人,都直说自己见了世面呢!”
  朱芸枫笑了笑,说:“等下开席了,他们更有很多的世面可以见。”
【未完待续】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