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章 发动
“工部?工部?”曹鹤阳闻言,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走了几圈,皱眉道,“咱们王府和工部……好像从未有过什么牵扯。”
“真的没有吗?”朱芸枫问,“或者老王爷当年曾经施恩给什么人呢?”。
曹鹤阳说:“我父王都去世二十年了,再大的恩情能抵得过岁月?能够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好人了,难道还要指望人家雪中送炭?”
朱芸枫嘟嘴道:“你这叫什么话?虽然世人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可到底还是有仁人志士胸怀大义的嘛!”
“你也说了胸怀大义。”曹鹤阳走回朱芸枫身边坐下,拉过她的手,说:“怎么是大义?他登基了,这就是他占了大义名分。”
“可……”朱芸枫还想说话,曹鹤阳却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听自己说完。
“我知道或许真的有人会嘀咕当年的事儿……”曹鹤阳说,“可也只是嘀咕而已,不会真的着手去查。哪怕真有什么蛛丝马迹摆到他们面前,他们的第一件事儿怕也是迅速撇清,而不是一查到底。”
“那要照你这么说,这世上就没好人了!”朱芸枫还是觉得曹鹤阳不对。
曹鹤阳说:“不,这些人反而都是好人。”
“啊?”
“因为他们不会自不量力,知道明哲保身。”曹鹤阳说,“若是没有一击即中的力量,那韬光养晦也是好的。”
“可是……如果一味只知道韬光养晦,那干脆什么事儿都不用做了。”朱芸枫还是不同意,“就好像我爹和我哥领兵打仗,遇到鞑子一时势大也是有的。遇到这种时候,硬碰硬当然是不行的,可以迂回可以暂退,但心里要知道,这些不过是手段,是为了最后把鞑子打回去的手段。”
曹鹤阳说:“那为什么韬光养晦就不能视为一时迂回呢?”
朱芸枫愣了下,思路一下就被曹鹤阳带过去了,半晌才说:“可……可……我们最后是打了胜仗的,那些人……”
“还不到最后,你又怎么知道人家不会在最后时刻奇兵突袭呢!”曹鹤阳说。
“说不过你!”朱芸枫恨恨道,“反正我就是觉得许多人到最后都忘记自己最初韬光养晦是要做什么了。”
“你说的很对。”曹鹤阳说。
“啊?”朱芸枫不解曹鹤阳怎么突然又说自己说得对了。
曹鹤阳笑了笑说:“打仗的时候,因为结果清晰可见,所以只要最后打了胜仗,那一时的暂退自然不算什么。可朝堂之上的事儿,往往不能立刻看见结果,甚至或许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知道结果。正因为这样,对他人我们只能论迹不论心,对自己则要坚守本心。”
朱芸枫微微蹙眉,从曹鹤阳的嘴里,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有股萧索的味道。虽然道理说的都对,可到底……
“小四!”朱芸枫握住他手,“不管别人怎么想的,你只管做你的。”
“嗯?”
“无论如何,我和咱们儿子肯定是站在你这边的。”朱芸枫说。
曹鹤阳又笑了,这次他笑得格外开怀,随后把朱芸枫搂进怀里。
眼看着又要一发不可收拾,朱芸枫突然一把把曹鹤阳推开,脸红道:“先……先别这样……那什么……刚刚我们不是在说工部的事儿嘛!”
曹鹤阳眼神黯了黯,随后嘟囔道:“那是谁贴过来的?反正不是……诶呦!”
朱芸枫狠狠扭曹鹤阳手背上的肉,觉得他就是个混蛋。
“好了,好了,小饼不生气。”曹鹤阳又想去搂朱芸枫,被朱芸枫推开。
“你离我远点儿,快点儿想,母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工部到底是什么意思?”朱芸枫问。
曹鹤阳皱眉,说:“工部……如今的工部尚书姓王,已经做了五、六年了。虽然没听说有什么才干,但为人忠厚老实……”
“啊?”朱芸枫才不信,“忠厚老实能做到尚书?我听说工部油水可大了。”
曹鹤阳笑,说:“上下其手是肯定的,不过王尚书的本事在于下面的人不至于被压榨过甚,中间的人能过不错的日子,大家没有怨言,工程还总能按时完成,又不会因为质量不行出事儿。”
“这听着跟忠厚老实也没有关系吧!”朱芸枫说,“怎么听也应该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吧!”
曹鹤阳笑,说:“他上朝的时候,从来不多话。陛下问什么答什么,陛下有吩咐也只会说臣遵旨,从来不会讨价还价。所以皇帝陛下说他忠厚老实。”
朱芸枫这下明白了,说:“陛下这样评价,那他肯定是忠厚老实了。”说完又问:“你觉得母亲是在说他吗?”
曹鹤阳想了想,摇了摇头,说:“王尚书中举之后就在工部,从最底层的书吏做起……”
“等一下……”朱芸枫问,“他……他中举之后去做书吏?”这在朱芸枫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他为什么一定要在六部?外放当个知县也是好的吧!”
“这……”这下曹鹤阳也被问住了,“你这么一说倒真的有道理。我印象里王尚书好像是中了举人之后出仕的,所以哪怕外放也只能做做典狱之类的,不能直接为一方父母官。或者因为这样,他才干脆在工部谋了个……不对……不对……若是真的如此,就不该在工部,而应该在吏部或者户部,这两部的文书小吏才是真的能捞到油水。”
“可……吏部和户部出了名的难进,是不是他也想进,但是没进去?”朱芸枫问。
曹鹤阳微一沉吟,说:“这事儿若是想知道,咱们在这里猜是没有用的。赶紧让人给舅兄……”说到这里,曹鹤阳突然又沉默了下来,孔二娘原本前几日就该生了,却一直没动静,这几天朱皓枫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朱芸枫知道曹鹤阳的顾虑,说:“等下把阿晓叫来,让他去办,等我嫂子生产之后,我再去跟我哥说。”
曹鹤阳知道朱芸枫所谓“让他去办”的意思,就是让朱晓以朱芸枫的名义调动朱皓枫在上京城的人手查王尚书。
“我的人也会立刻去查的。”曹鹤阳说。
“嗯……”朱芸枫又问,“那……除了这个王尚书以外,工部……你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怀疑的人?”
曹鹤阳有些茫然地摇摇头,随后仿佛想起什么,一拍大腿,说:“对了!”
朱芸枫被他吓了一跳,说:“什么呀!咋咋呼呼的!”
曹鹤阳说:“我知道母亲的意思了。”
“什么?”
“母亲不是让我们去查工部尚书。”
“那是工部侍郎?”朱芸枫问。
“也不是工部侍郎。”
“那是谁?总不能是整个工部都有问题吧!”
“就是整个工部!”曹鹤阳说。
“啊?”朱芸枫怀疑曹鹤阳脑子有点不清楚,“查整个工部?这能查出来点什么?”
“陛下……陛下还是二皇子的时候,就是督着工部的。”曹鹤阳说。
朱芸枫眸子倏然睁大,原来……还有这样的事。
曹鹤阳继续说道:“本朝吸取前朝经验,为了不让皇子变成何不食肉糜的废物,所以皇子及冠之后都会让他们处理政务,名曰督办。从督办的事情里也能看出皇子们的性子,还能考察他们的才干。他还是二皇子的时候……就是督着工部的。”
“所以……母亲是说……整个工部都有问题?”朱芸枫问,“可……能有什么问题呢?”
这个问题也把曹鹤阳难倒了。
若是普通的皇子与工部勾结,那曹鹤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指着工部的工程,以次充好,从而贪墨银两。可如今他已经是皇帝了。皇帝自己贪污自己的钱,这连曹鹤阳自己也不信啊!
“那会不会是他当年做皇子的时候贪了银子?”朱芸枫问。
曹鹤阳笑笑,觉得自己这个小妻子有时候天真得可爱。
“你笑什么?”
“他都是皇帝了。当皇子时候的事儿,难道还怕被人翻出来?”曹鹤阳说,“别说一旦他坐上皇位,当年的所有错都不是错了。就算当年他真的亏空了银两,这么多年难道还抹不平吗?”
“那……那到底是为什么呀!”朱芸枫道,“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真是急死人了。”
曹鹤阳此时反而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了,说:“小饼,也不用太着急了,反正事情已经如此了,我们不如去查查工部。”
“这范围太大了吧!”朱芸枫皱眉,“要怎么查?”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又打哑谜!”
“先查一查历年以来在工部出任过六品以上官职的官员的履历。”曹鹤阳信心满满,“肯定能查出点什么来。”
“这东西……我觉得我哥那边说不定应该有。”朱芸枫说。
“真的?”曹鹤阳先是一喜,随后又觉得理所当然。正如朱皓枫之前说的那样,没点儿本事,他们父子怎么可能在黑水郡稳稳呆了二十年。
朱芸枫点了点头,正要叫素兰去把朱晓找来去将军府传信,就见素梅冲进屋子,惊喜道:“王爷,王妃,刚刚将军府那边来报,将军夫人发动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