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归宗
官船缓缓靠岸,都城的喧嚣与深秋特有的清冷气息扑面而来。码头上人声鼎沸,各府接人的仆役翘首以盼。朱云峰和曹鹤阳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两个孩子,站在船舷边,望着熟悉又陌生的都城,心头都沉甸甸的。
“阿四,”朱云峰侧过身,高大的身影替曹鹤阳和孩子们挡住些许江风,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少有的强势,“你答应我,下船后直接坐曹府的马车,一刻也别耽搁。到了家,万事小心。”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若是有人为难你……”
“我知道。”曹鹤阳打断他,将怀里睡着的麦麦小心地递给朱云峰,又从奶娘手里接过哼哼。
“你也一样。咱娘那边……信里虽铺垫了,但也不知道她亲眼见到孩子,到底是不是会喜欢。万一……你也收敛些脾气,不要跟她争吵,知道吗?”
朱云峰“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哼哼小小的脸上,又看向自己怀里的麦麦,眼神复杂。亲手将两个孩子分开,纵使不得不如此,心也像被剜去一块。
“放心,娘那边,我有分寸。倒是你……”他深深看了曹鹤阳一眼,那目光沉甸甸的,包含了千言万语,“保护好自己,还有……哼哼。等安顿好了,我找机会去看你们。”
“好。”曹鹤阳点头。看着大船已经放了跳板,安平伯府的仆役已经迎了上来,他叮嘱道:“你也要多加小心。遇事先通消息,不要轻举妄动……”
“我知道了。”朱云峰最后重重握了一下曹鹤阳的手臂,随即转身,挺直背脊,带着一行人下了船。
曹鹤阳抱着哼哼,目送那不知不觉已经比自己略高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心头微涩。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定了定神,抱着孩子,带着乳娘和刘九思,也下了船。
双脚刚踏上坚实的码头地面,曹鹤阳的心弦便骤然绷紧。一种被窥视的感觉,如同冰冷的蛇信,悄然爬上脊背。他不动声色,抱着哼哼的手微微调整角度,用宽大的披风将孩子遮得更严实些,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四周。
码头上人头攒动,叫卖声、寒暄声、车马声混杂。一辆不起眼的青布小马车停在斜对面的巷口,车帘似乎微微掀开了一道缝隙……那目光黏腻而阴冷,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绝非善意。
刘九思也察觉到了异样,低声询问:“爷……要不要……”
曹鹤阳收回目光,神色平静无波,仿佛只是随意扫视了一眼喧闹的码头,说:“无事。回府吧。”他抱着孩子,走向曹府那辆悬挂着“曹”字灯笼的马车。
对方既然只是窥探而非动手,说明在都城地界,他们也有所顾忌。只是不知道到底是谁的人,孟皇贵妃?太子?还是……那位远在云州却野心勃勃的永王?
安平伯府,陈夫人在正堂端坐上首,她看着儿子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个抱着襁褓的奶娘,眼神复杂地闪了闪。
“娘。”朱云峰抱拳行礼,声音很是恭敬,但带着些讨好。
“嗯,回来了。”陈夫人淡淡应了一声,目光却牢牢锁在奶娘怀中的襁褓上,“这就是……信里说的那个孩子?”
“是。”朱云峰言简意赅,“儿子南下途中偶遇了一位坤泽,很是宠爱。他产子后便亡故了。毕竟是自己的骨血,便带了回来。”他按照信中的说辞重复了一遍,脸上没有丝毫悲痛之色,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陈夫人端起茶盏,轻轻撇着浮沫,眼角余光却将儿子脸上的平静尽收眼底。
亡故?坤泽?她这儿子,从小性子火暴执拗,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何时变得如此“冷酷”,提到那“亡故”的坤泽,他脸上连一丝一毫的悲伤或怀念都欠奉,这绝不像她儿子能装出来的。只怕那坤泽,根本就没死!只是身份见不得光,或者……儿子根本就没打算让人知道。
她放下茶盏,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点疏离的温和,说:“既是你的骨血,带回府也是应该。这孩子,也算有了着落。只是……”她顿了顿,看着朱云峰,“你信中只提了孩子,那坤泽的身后事,可安排妥当了?莫要让人说我们安平伯府薄情寡义。”
朱云峰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说:“娘放心,都处理好了。”语气有些不耐烦。
陈夫人心中了然。处理好了?怕是根本不用处理吧!她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不过,儿子只带了孩子回来,没把那坤泽也带进府里添乱,这点倒是让她有些意外,也颇感欣慰。看来在外面历练一番,到底还是懂事了些,知道轻重了。
“那就好。”陈夫人不再追问,站起身,走到奶娘面前。襁褓中的麦麦正醒着,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她,小嘴咿呀着。那眉眼轮廓,同朱云峰幼时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陈夫人的心,不由得软了几分。无论孩子的生母如何,这终究是儿子的血脉,是她安平伯府的长孙。
她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孩子柔嫩的脸颊,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慈爱:。
“可怜见的。既是你的孩子,小名又唤麦麦……大名,为娘做主,就叫朱奕佰吧。宗人府那里……我去想办法,是你的第一个孩子,总要上了玉碟才好。”
朱云峰愣了一下,他之前压根儿没想过还有上玉碟的事儿,母亲这么说显然对麦麦是上心了。
“谢谢娘。”朱云峰说,“还是娘想得周到。”
如果说麦麦回安平伯府还算顺利,那哼哼回曹府则是直接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
曹鹤阳抱着哼哼踏入正厅,向端坐上首的邵宁郡主和曹伯陵行了大礼。
不待他起身,坐在曹伯陵下首的小周氏便用帕子掩着嘴,发出一声夸张的惊呼:“哎哟!小四这趟南下……可真是‘收获’不小啊!”她眼风扫过曹鹤阳怀里的襁褓,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和幸灾乐祸,“这……这孩子是哪来的?莫不是小四也跟安平伯府那个纨绔一样,有个宠爱非常的坤泽?”
曹鹤阳心头一冷,刚刚在码头被窥视的感觉瞬间涌上。原来刚刚是小周氏的人吗?
他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微微勾起唇角,带着一丝疏离的平静,说:“太太此言差矣。这孩子是我南下途中,在一处被匪患洗劫的村庄废墟里发现的。他父母双亡,我发现他的时候他啼哭不止,甚是可怜。毕竟是一条性命,我不忍他冻饿而死,便带在了身边,一路照拂。”他将怀中哼哼的脸稍稍露出来一些,小家伙似乎被厅内紧张的气氛惊扰,不安地扭动了一下,发出小猫似的哼唧声。
“收养?”小周氏嗤笑一声,显然不信,“小四你说得轻巧!一个来历不明的野孩子,说收养就收养?谁知道是不是你……”她后面的话没说完,但那鄙夷的眼神已说明一切。
“够了!”曹伯陵沉声打断,眉头紧锁。他自问对曹鹤阳还算了解,知道他在母亲教导下品性端方,绝非那等在外胡作非为之人。更何况,那孩子眉眼间……曹伯陵心中一动,似乎觉得有些莫名的熟悉感,但又说不清道不明。
“小四既说是收养,那便是收养。”一直没有出声的邵宁郡主开口了,“稚子何辜。既然带回府了,便是与曹家的缘分。孩子留下,好生抚养便是。”
“可是……”小周氏还想再说什么,被曹伯陵用眼神制止。
邵宁郡主朝曹鹤阳招招手,示意他将孩子抱过去。
他看向曹鹤阳,“孩子……可有名字?”
曹鹤阳依言上前,将哼哼小心翼翼地送到祖母怀中。邵宁郡主轻轻掀开襁褓一角,当看清孩子那粉雕玉琢的小脸,尤其是那眉眼轮廓时,老太太的眼睛猛地一凝,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伸出布满皱纹的手指,极其轻柔地碰了碰孩子的小脸蛋,嘴角勾起一抹极其细微、几乎无人察觉的弧度。
“是个有福气的孩子。”邵宁郡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抬头问曹鹤阳,“取名字了吗?”
“没有。”曹鹤阳摇头,“小名叫哼哼。”
“这孩子能遇到你,说明他有福泽。”绍宁郡主说,“就叫他景泽吧!”
“母亲……”小周氏吓了一跳,用“景”字说明这孩子是要上族谱的。
曹伯陵也愣了一下,他嗫嚅了一句,但到底还是没说什么。
小周氏看着邵宁郡主抱着孩子那珍视的模样,心中又气又恼。凭什么曹鹤阳做了这么离谱的事情,回来却一点责罚都没有。她转头看看旁边一脸曹安阳,见他脸上居然有几分好奇,似乎也想看看孩子,气就不打一处来。刚想说什么,就听外面有小厮急匆匆的脚步声。
“老太太、老爷、太太。”那小厮喘了口气,“外面……外面来了一位公公,说是……说是有陛下的口谕。要少爷即刻入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