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呓语

曹老师古早的博客上,曾经写过他的四位搭档

马鹤琪,赵云侠,孔云龙,烧云饼

和马鹤琪勉强算是竹马竹马,同学多年,但第一次上台被轰下来,一个月后被拆了搭档,马老师没有跟着一块儿去大院喂狗,所以也就淡淡

赵云侠,曹老师在他家住过一阵,后来一起去了大兴的大院儿里,赵老师干家务一把好手,人送外号侠姐,也是他送了曹老师小四眼这个外号,搭档的时间大约是06年的6月-10月

孔云龙,跟曹老师搭档从06年10月开始,时间不长,最多到07年春节前而已。当时三哥第一次重伤刚好,怼怼跟了高老板,他搭了曹老四。合作的时间应该还算愉快,毕竟得了个咸蛋超人的外号,被很叫了一阵子呢!尤其最初三哥还睡在他下铺,他说过,最早的二十几块活,都是三哥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跟他掰开了揉碎了说的

以上三位搭档,曹老师写作的时候,言语之间都很尊重,看得出确实心中尊敬,哪怕写作当时已经不合作了,仍能回忆起许多。马鹤琪是百晓生,赵云侠给师娘干活,三哥抱着随身听每天晚上在下铺自己用功

然而当提到烧云饼的时候,文字里扑面而来的肆意飞扬和快乐,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藏住的。

当最早我入饼四坑的时候,我曾经一度觉得烧老师老师可能是个大写加粗的单箭头,直到我看到了那篇文字,我就知道,饼四,从来都是双箭头。

文字是有很强的感染能力的,当你真的用心书写的时候,每一个字都会带着情绪。

曹老师那篇写烧云饼的博客就是如此,他写那篇博客的时间是在凌晨,写的篇幅其实并不算多,却让人不知不觉就嘴角上翘。

他回顾了他和烧饼的第一次相见,烧饼拍的那一下

当然还有第二次见面,十八里店赵云侠家

一起骑车去园子,一起在大院喂狗,一起干活,一起搭档

文章的最后,他说写的过程中,他一直在笑,我相信确实如此,因为看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笑

很可惜开了微博之后,博客就彻底荒废,限于字数,他也很少再大段大段写些什么了

胡言乱语了这么多,只是因为今天写了一整天,有点点些微的卡文

回头翻了翻电脑里的存货,又看到了这篇文字

若是饼四也有所谓“镇圈”文的话,当推蒸煮这篇小作文

↓↓↓↓↓↓↓原文摘录↓↓↓↓↓↓↓↓↓↓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很云遮月的声音在我背后用非常让人难已接受的语气说:“你们俩干什么的?”。当时吓了我一跳,回头一看,是一个平头小眼的男孩子,我正纳闷呢,他怎么说话这么冲啊?马鹤琪赶紧说“是郭老师让我们来的”,突然,男孩的语气+表情180度大转弯,“哦,那坐着吧!”还没等我反映过来,已经走了,我赶紧问马鹤琪:“他谁啊?”马说:“他是烧饼,后台最小的,但是学了很多年了,后台有好多人都没他在德云社呆的时间长,所以说话这么冲吧”就这样,第一次去德云社,让我第一个忘不掉的人,就是烧饼,事后证明,后台的人我都认清楚了,是一个礼拜后的事情,而烧饼,擦不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