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四/AU】大道三千(53/8.3)

卷八·多尔饼小传
03#
  日子一天天过去,多尔饼一天天长大,后来很多时候他都会想,时间若是能够一直停留在那个时候就好了。
  先帝年岁渐长,不知道为什么,公主生了一堆,却就是没有一位阿哥!这种事情放在民间都少不得被人指指点点,何况先帝是一国之君。因为这件事儿,连每年祭太庙的时候他似乎也少了几分底气。
  为了没有阿哥这个事儿,先帝的后宫也是不得安生。上至皇后下到各位妃嫔,人人都行动起来,各种食补药补,偏方秘方,挨着个儿的试,据说先帝一度还求助于方士丹药,就为了能生个儿子。
  就这么折腾了小十年,还是曹佳氏的肚子争气,总算是生下一位阿哥。甫一落地,就被封为太子,曹佳氏也因此母凭子贵,被封为贵妃。
  可惜好景不长,或许是十年的求医问药掏干净了先帝的身体。那年秋兰围猎,先帝感染了风寒,从此缠绵病痛,直到冬日也未见好转。他自知不起,弥留之际留下了这样一份遗诏。
  彼时当年又胖又愣的五王爷多尔饼已经二十一岁,成了一位允文允武的贤王。曹佳鹤阳碍于外戚身份,虽然满肚子才学却没有求取功名,每日里不是在自家府里吟诗作对,就是被五王爷请到府里为他参谋政事。
  留下遗诏的先帝走得很安详,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给了儿子最好的安排,他知道自家弟弟能干,却也能看出他和曹佳鹤阳的感情甚笃,觉得有曹佳鹤阳在,弟弟不至于对儿子痛下杀手。
  先帝思虑不可谓不周全,至少最初的时候是很好的。
  曹佳鹤阳心疼外甥没了娘亲,更知道姐姐殉葬是为了儿子也为了家族,不得不殉,并非心甘情愿,因此对自己的外甥皇帝更多了一份愧疚。
  多尔饼则是心疼曹佳鹤阳辛苦,又希望他和自己方便来往,干脆就找了这么个由头,让他在宫里能够住下来。
  那阵子,白日里多尔饼带着小侄子在御书房和大臣们议事,到了晚上小侄子睡在东暖阁,多尔饼就和自家爱人睡在西暖阁。有时候小侄子半夜哭闹,爱人甚至还会光着脚一路跑去东暖阁查看,然后他再着急忙慌地带着披风外衣把人给抱回来。
  小侄子长到三岁,多尔饼在朝内权威日隆,很是提拔了一批得用之人。他和曹佳鹤阳那点儿事儿,也渐渐传到宫外,虽然议论纷纷,但到底不敢有人当面说半个字儿。一来曹佳鹤阳并无一官半职,甚至连个爵位都没有,纯粹是个白身,住在宫里的理由也很恰当——代替姐姐照顾外甥,倒也堵得那些人说不出话来。最多只能在私底下猜测,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好上的?
  多尔饼和曹佳鹤阳到底是什么时候好上的?这个问题要看你对“好”怎么定义了。
  如果说“好”的意思,是卧而论道,抵足而眠,那从曹佳鹤阳给多尔饼当伴读就算“好”上了。
  如果说“好”的意思,是两小无猜,两情相悦,那么从多尔饼十四岁那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写坏了三十两银子的纸,找了四、五十个枪手,写了六、七十首情诗全部弃用,最后还是自己亲自写了“我喜欢你”四个字儿给曹佳鹤阳,并且得到“不早说”三字回应开始,就算“好”上了。
  如果说“好”的意思,是滚到一张床上,大战三百回合的话,那么从多尔饼十六岁成丁那年,就可以算“好”上了。
  多尔饼和曹佳鹤阳好得从来都是坦坦荡荡,根本没有藏着掖着。两人自年少时常来常往,多尔饼开府之后,曹佳鹤阳总是时不时地到多尔饼府上小住几日。
  多尔饼王府花园里挖了荷塘就因为曹佳鹤阳说夏日画画方便,多尔饼王府厨房里那位胖厨娘最受器重就因为只有她做的绿豆糕最合曹佳鹤阳的口味,甚至连兴记绸缎庄日常给王府送缎子的管事儿进府之前都要问一句曹佳少爷在不在,若是不在的话改日再来!毕竟若是少爷在,那不管什么料子,只要多看两眼,王爷都会买下来。
  这样的关系,自然瞒不了帝王。
  五王爷与先帝一母同胞,加上比先帝小着一轮,自然很是受宠,一言一行颇受关注。他与曹佳鹤阳的事儿,很快就有人上禀了先帝,先帝当日看着折子,沉思良久,然后笑着说:“不过是小孩儿一时胡闹,大了就好了。”
  可惜,先帝没有等到小孩儿“长大”,没来得及给自己看中的弟弟指一门婚事,就这么去了。
  最初,也并不是没有人打多尔饼的主意,毕竟这可是摄政王,陛下还这么小,离开归政少说也有十多年时光,十多年在朝堂上说一不二,足够培植起自己的势力了,若是能搭上这样的顺风车,那荣华富贵不就指日可待吗?
  然而动了心思的人,都碰了钉子,钉子的软硬视你的才干不同而不同。有真才实学的,敲打一番也就罢了,没有真才实学的……那对不起了,先帝国丧期间你勾着我堂堂摄政王行那种事情,不是不忠不孝又是什么?
  因为这事儿被下狱的几位大人内心都老大不爽:屁的国丧,都已经致眴二年了,你和曹佳氏的那个小子在西暖阁一个被窝都睡了一年多了,还特么的国丧?
  然而形势比人强,千不该万不该,没看清楚,你老大一个摄政王,富有天下,居然跟一个男人玩儿心,除了认栽认罚,也没别的办法了。
  原本一切都很好,然而小皇帝终于还是渐渐长大了,五岁小皇帝开蒙,多尔饼特地挑了在天下广有才名的几位大学士来教小皇帝。小皇帝这些年被自己的舅舅和皇叔教导得很好,聪敏好学,跟着大学士们学了大半年,学问颇有长进。直到那一日,多尔饼生日。小皇帝祝了叔叔生辰快乐,问叔叔自己是不是应该为叔叔挑一个婶婶。
  多尔饼以为小皇帝被人挑唆,当下就发了火,没想到这一顿火发得,酿成了一场大风波。
  这些年,小皇帝每日被自己皇叔抱着,看他处理政事,吃穿用度则是舅舅照顾,他把这二人当成自己最亲的人,这二人也把小皇帝当成自己的孩子教导。
  可惜,这三人终究不是真正的一家三口。
  父亲可以对着儿子发脾气,叔叔或许也可以偶尔教训侄子,可是臣子对着皇帝——不行,何况多尔饼是大权在握的摄政王,那日的事儿在添油加醋之下,成了他有不臣之心的铁证。
  小皇帝日渐长大,且看起来颇有明君之相,而多尔饼油盐不进,本就不容易对付,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把柄,不群起攻讦怎么行。
  就这样,参奏多尔饼的奏章突然间雪片一样飞来,哪怕明知道是给他自己看的,可是那些人却也知道多尔饼不能真把自己怎么样,却能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曹佳鹤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间就被提了上书房行走。
  这不是正经官职,却可方便与官员往来,不到旬月功夫就成了多尔饼一系官员的核心。
  那之后几个上书博名的官员,都被陆续参了贪赃枉法,而且查有实据,革职查办。最厉害的那个,被查出了在家中逼jian侍女未遂,导致侍女自戕,判了个流三千里。
  众人这才发现,这位始终躲在御书房西暖阁,看似人畜无害的曹佳鹤阳少爷,其实也是位狠角色呢!
  你不是求名吗?那我就给你个遗臭万年的名。
  这一招诛心的手段,比杀人不知道高明多少。
  就这样,原本有略微躁动的朝堂,又渐渐平静下来。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办事儿,不给摄政王找麻烦,也不给自己找麻烦。
  多尔饼到现在还记得,自己那日,搂着自家爱人,笑得那么畅快,他知道,只要他们两个能在一起,这天下没有能难住他们的事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