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四/AU】东君解我意(13)

13 西凉旧事
  太夫人人老成精,早就看出自己的小儿子和曹鹤阳之间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儿。曹鹤阳入府一个多月,她也曾旁敲侧击过几次,无奈每次儿子都打个哈哈滑过去。
  这一个多月因着为太后举国丧,时不时要入宫哭丧守灵。原本曹鹤阳应该算内眷跟在太夫人身边那边的,但因为封了富平伯,也算是有爵位的人了,他就跟着朱云峰与外臣在一处,太夫人反而没什么机会接触到他们。太夫人一把年纪了,这种丧事实在是折腾人,每次回府之后都恨不得立刻躺下歇歇,所以也一直没精力追问。
  这回好不容易借着这么个机会,太夫人下定决心要好好问问清楚,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朱云峰和曹鹤阳互看一眼,知道瞒不下去,曹鹤阳微微点头,朱云峰就左右看看,冲太夫人使个眼色。
  “蕊珠啊,你们下去吧!”太夫人说,“你亲自在廊下看着,别让人靠近。”
  “是!”蕊珠应了就想下去。
  朱云峰却说:“墨墨,你叫上东子,你们俩在廊下呆着吧!”说完冲蕊珠笑笑,说:“蕊珠也累了这么些日子了,去歇歇吧!”
  蕊珠脸色一白,没想到国公爷连自己都不信任。
  太夫人看一眼朱云峰,见他脸色郑重,说:“既这样,那蕊珠也去歇着吧!”说完安慰她说:“你别吃心,小饼不是不信你,是为你好。今后有什么万一,你什么都不知道,反而好。”
  蕊珠福了福身子,说:“太夫人言重了,蕊珠知道好歹。”说完转身出去了。外面自有张霄墨和李鹤东守着。
  太夫人看着面前的两人,虽然一坐一站,但气息却隐隐相和,周身自有一股旁人融不进去的气势,心中有些诧异,想了想,说:“你们俩……成亲前就认识吧!”说完又补充道:“是在西凉吗?一定是在西凉吧!小饼把那件绡纱的罩袍当宝贝一样,那日我看你也穿着一件。我年纪虽然大了,眼神不济,可当年我在闺中时,绣工也是整个琅琊闻名的,那两件罩袍是同一块绡纱的料子做的,这瞒不过我。”
  朱云峰说:“什么都瞒不过娘。没错,我们俩是在西凉认识的。”
  太夫人看着曹鹤阳,神色和煦地问:“小四不是被发配到黑水郡么?怎么又到了西凉?”
  曹鹤阳吸口气,知道太夫人对自己起了疑心,他挪到太夫人面前,看着她的双眼,真诚地说:“我发配到黑水郡,做了很长一段时间苦工,后来姑母派人找到了我,暗暗照料,我才能在黑水郡活了下来。”这话他没有说谎,太夫人看得出来,便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曹鹤阳接着说道:“五年前的冬天,黑水郡遭了白灾,饿殍遍地,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姑母的人便带着我逃了出来。我们不敢往南方来,那太过显眼,所以只能一路朝西,逃去了西北,春天的时候,我在甘宁堡遇到了大饼。”
  朱云峰见母亲投过来的目光,来不及细想为什么曹鹤阳没说真话,只能顺着曹鹤阳的话头说道:“就是这样,我和小四是在甘宁堡遇上的。当时……哥的死讯才传回来,爹……又病着。”
  当年辅国公朱长顺带着世子朱云峥出征西凉,原本是想把幼子留在永昌的,但是那年朱云峰已经十六了,却依然斗鸡走狗打架闹事,十足的纨绔样子。诚皇后已经故去七年,皇帝陛下也已经立了新后,作为元后母家的辅国公府必须要足够低调才能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攻歼,才能让太子不为难。
  可惜当年的朱云峰不懂这个道理,在泽水畔的倚翠院门前痛打了张淑妃的表弟。因着地方实在是有些尴尬,第二天这场单纯的打架就变成了两位世家公子争风吃醋的绯闻,传遍了京城。辅国公没办法,只能趁着出征,把幼子也带去前线,希望等班师回朝的时候,京城中的贵人们已经忘记了这件事儿。
  “没想到,战事颇为不顺。我们到了不到一个月,大哥……就中伏殉国了。”朱云峰说:“消息传回来的时候,爹犹自不敢相信,还说这是西凉人的计策,想要乱我们的军心,结果第二天……他亲自上阵就看到了西凉人把大哥的尸首……吊在阵前,当即吐血……一病不起。”
  这些事儿,太夫人也是知道的,她还记得当时她在永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日日忧心,以泪洗面,差点儿哭瞎了眼睛。
  朱云峰接着说:“娘也知道,爹当时病倒了,群龙无首,我被那些将领推出来,做了副帅的位子。我……我当时其实很怕……”
  无论如何,朱云峰当时都只有十六岁,他又是第一次上战场,平日里他打架可以,打仗……他是真的一窍不通。
  “所以……我当时……就跑了。”朱云峰低头说。
  “跑了?”太夫人眉头皱起,看着朱云峰,说:“临阵脱逃……你……你……”
  哪怕事情过去很久了,谈起那日的情形,朱云峰还是很感慨,说:“我骑着马,从前线跑回了甘宁堡,然后……就遇到了小四。”
  “小四认出你了?”太夫人问这话的时候,眼睛微微眯起,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没有。”朱云峰说,“他给了我一个馒头,还跟我说,想吃饱饭的话,只有去投军。”
  “投军?”太夫人看了曹鹤阳一眼。
  曹鹤阳点头,说:“当时的甘宁堡,其实情形也不怎么好。一则我是从黑水郡逃出来的,身上什么身份文书都没有,甘宁堡查得严,除非投军,不然很可能被当成奸细抓起来。”
  “带你出逃的那几个人呢?”太夫人问。
  “走散了。”曹鹤阳说,“在遂宁的时候,遇着官府征民夫,因着我没有身份文书,怕露了破绽,他们就主动去了,我跟他们失散了。”
  太夫人深深看曹鹤阳一眼,没有再说话。
  朱云峰继续说:“我当时其实不知道甘宁堡中的情形如何,只觉得有人上赶着去投军很好笑。我就是从前线下来的,打仗是怎么回事儿,再清楚不过了。我当时想劝他朝后方逃,小四就带着我在甘宁堡里走了一圈,告诉我,或许我们可以逃,可这些人无处可去。”
  曹鹤阳接着说:“当时先世子殉国,老国公卧病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甘宁堡人心惶惶,大家都觉得这一次甘宁堡可能守不住,青壮大多被官府征召了,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也确实无处可逃。”
  朱云峰说:“看着那些人,我想我要是真的逃走了,大哥就白死了,何况爹还病着,我要是真的走了,那就真的是不忠不孝了,所以就带着小四回了前线。”
  从甘宁堡回前线的路上,两人遇上了一支轻骑小队,带队的便是刘九思。
  “当时九思是来找我的,爹发现我不见了,猜我大概是跑了,担心我的安危,跟刘九思说,若我真想回永昌,一定想办法送我回来。”朱云峰说,“我很是羞愧,觉得给辅国公府丢人了,当即就想回前线。小四却说,我已经出来了,若是就这样回去,怕是不能服众,建议我把大哥的尸首抢回来再回去,这样我擅自离营就有了说法。”
  朱云峰曹鹤阳加上刘九思带着的那支不到二十人的小队,走了三天,绕到西凉军的侧翼,趁着天黑,在西凉营中放火,趁乱抢回了朱云峥的尸首。或者是因为天气的关系,那把火居然趁着风势,烧掉了西凉骑兵营的粮草和部分辎重。
  朱云峰回营之后,老国公得知消息,拖着病体连夜布置,趁着西凉人大乱,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丢盔弃甲不得不后退了三十多里。
  “所以……”朱云峰说,“都是因为小四和爹……,当时我才能首战告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