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奏折
朱云峰看到李鹤东手上的蜡丸,觉得有些惊奇,他看向曹鹤阳问:“这是……你的手笔?”
曹鹤阳也愣了下,问李鹤东道:“这东西怎么来的?”他虽然知道自己那位太后姑母在李鹤东手上留下不少力量,但着实没想到居然还能从宫里递这种东西出来。
李鹤东说:“走的我大哥那里的路子,东西肯定是我们的人递出来的,内容我们没看。我对朝局不清楚,公子要是觉得有必要的话,我找个由头去一趟我哥那里。”
曹鹤阳摇摇头,说:“先不忙,看看是什么东西再说。”
曹鹤阳说完,拿过蜡丸,轻轻用力捏碎,里面是一张薄如蝉翼的布帛,上面用蝇头小楷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第一列上写的是“臣王纶顿首,泣告陛下……”居然是王纶的奏折抄清。
“这……”朱云峰说,“这玩意儿来得也太及时了吧!”随后狐疑道:“天福那小丫头难道是太后的人?”说完这句他就知道不对,要真是如此,何必再要朱嬷嬷出宫走一趟。
曹鹤阳的眉头却皱起来,说:“两条完全八竿子打不着的路子,同时给我们递同一个消息,只能说明这消息非常重要。”说完他拉着朱云峰一起看那份奏折,越看二人脸色越是难看。
“简直混账!”朱云峰还没看完,就已经气的拍了桌子,说:“这奏折把陛下置于何地,把我们置于何地,他是东宫典史啊!怎么能上这么封折子,太子知道吗?他这是背主!”
曹鹤阳到底更能沉得住气些,仔仔细细将奏折看完,思忖一会儿说:“你也别说他背主,我看着折子,就是太子授意上的。”
“什么?”朱云峰难以置信倒:“太子?不会的,肯定不会的。”
曹鹤阳叹口气,对刘九思和李鹤东使个眼色,二人会意退下,带上了门,站在廊下亲自看守。
曹鹤阳说:“大饼,你听我说,我无意离间你们甥舅,但我真的觉得这折子是太子让王纶上的。”
朱云峰目光灼灼看着曹鹤阳,显然是在等他解释。
曹鹤阳说:“这折子表面上看,是王纶在给陛下汇报太子殿下读书的情况。说得痛哭流涕的不过也就是欲扬先抑,说明太子读书如何刻苦,如何废寝忘食,下人们苦劝都不听,希望皇帝陛下能亲自告诫一下,要他不要因此弄坏了身体。”
朱云峰点点头,听曹鹤阳继续说。
曹鹤阳指着中间的部分,说:“关键是这一段,又说太子陛下思念诚皇后,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诚皇后是他生母,如今的皇后再好,总也是继母。可是千不该万不该,这里不应该带到我们俩,说诚皇后若是泉下有知,也会担忧朱家无后。”曹鹤阳叹口气说:“这一句,真的是在打陛下的脸啊!”
朱云峰忿忿道:“谁说不是呢!咱们俩是陛下赐婚的,若是因为同为男子,没有子嗣,岂非陛下之过?还把大姐搬出来,说大姐担心……大姐在是辅国公府的女儿之前,还是整个大择的皇后。这……哎……”
朱云峰叹完气,问曹鹤阳:“可是……你也说过,陛下给我们赐婚,其实就是给太子铺路,这奏折……”
“这奏折谁上都可以,却唯独不能跟太子扯上关系,否则就是在窥视君心。”曹鹤阳说:“偏偏王纶是东宫典史。”
“所以我说,这一定是他自说自话,跟太子没关系。”朱云峰强调道。
曹鹤阳看着朱云峰的眼睛,摇摇头,说:“你也跟我说过,你没跟殿下提过我们的这个猜测。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才是最好的。如今看来……他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那也未必就是他……”朱云峰还想挣扎一下。
“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是他授意的。说到底,他就是想通过陛下对我你、对辅国公府的态度,来试探陛下对他自己的心意。”
朱云峰长叹口气,说:“即使如此……陛下虽然伤心,想来……应该不至于……”
曹鹤阳继续摇头,说:“对一个父亲来说,儿子不明白自己,最多就是伤心。可对一个帝王来说,储君想要试探自己的态度,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至少凉薄二字是逃不掉了。”
看着朱云峰垂头丧气的样子,曹鹤阳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太子上奏试探,没有和辅国公府打过一声招呼,却直接把朱云峰这个舅舅给豁出去了,着实让人觉得心寒啊!
“也许……”朱云峰还打算挣扎一下,说:“也许他只是一时想岔了。”
曹鹤阳说:“是不是想岔了,过几日就知道了。”
“过几日?”朱云峰一惊,问:“怎么说?”
“若真的只是一时兴起,让人上了这么一个折子,陛下生气伤心几天也就罢了。”曹鹤阳说:“我只怕,太子殿下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做的这个事儿。”
“如果这样……那又会如何?”朱云峰问。
“那他定然想好了各种应对之策,无论陛下如何动作,他总有应对的法子……”曹鹤阳说,“我猜,大约是这种情况。”
“若是如此……”朱云峰问,“会怎样?”
“陛下英明神武。”曹鹤阳说了一句看似没什么关系的话,却又已经把什么都给说了。
陛下英明神武,所以必然已经看穿了太子的计划和套路,陛下英明神武所以不会上当,所以太子会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想试陛下,倒可能让陛下把他手上不多的力量都给摸清楚了。
“那我们……如何是好?”朱云峰问,“总不能真的就这样不管他吧!”这个他,指的自然是太子。
曹鹤阳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了两圈,问朱云峰:“娘生日是什么时候?”
“嗯?”曹鹤阳问得没头没脑,朱云峰却立刻明白了,说:“还有一个多月呢!会不会太早了些?”
曹鹤阳说:“不早不早。我今年刚刚嫁进来,得讨好娘,所以得好好大办一场。这理由说得过去。”
“可是……这个时候我们和东宫那边走动……会不会太显眼了?”
曹鹤阳摇摇头,说:“这个时候,我们才更要如常走动,否则才是太显眼了。”
“既然如此,我明日亲自去一趟吧!”朱云峰说,“既然要大办,我去更显得郑重一些。”
曹鹤阳点头,说:“我与你一道过去。”
朱云峰问:“见了面……要如何说?”
“至少得先弄明白,这折子是不是太子本意。”曹鹤阳说完,到底还是把另一句话咽了下去。
还得问问太子,到底知不知道这样会让陛下对辅国公府有所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