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章 去年
朱芸枫的兄长名叫朱皓枫,是当今圣上弘庆帝亲封的忠勇侯。他们的父亲神威大将军朱尧,一辈子征战沙场,最后也病故在黑水郡前线。
因为北面的鞑子虎视眈眈,圣上夺情,不要朱皓枫守制,加上当时朱芸枫年幼,兄长不放心她远行,因此就将朱尧暂时停灵在黑水郡。
去年朱家兄妹三年孝期已满,边关战事也没那么紧张,朱皓枫上书请陛下允许他们扶灵回京,将父亲安葬。
圣上念着他为国御敌不能尽孝,不但准了他的请求,还特地封了他为忠勇侯,又为他赐了一门婚事,正是京城孔家的二姑娘。
京城孔家据说出自山东,是衍圣公的旁支,但他们从来不提。孔家二姑娘的父亲孔大老爷虽然只挂着个国子监的闲职,但她的二叔父已经入阁,四叔父和五叔父外放,也可算是封疆大吏。
朱皓枫和妹妹说起这门亲事,总觉得有些看不透圣上的意思。虽说皇恩浩荡,可赐了这样一门亲事,难道是存了让自己解甲归田,回上京城的意思?
朱芸枫从小就在黑水郡长大,不到六岁就跟着父亲上城头观战。父亲故去这几年里,兄长每每出征,她就坐镇后方,远比一般的闺阁女子有见识。
“既然不知道圣上的意思,那不如让我去上京城试探试探。”
这样的话,在一般人那里别说说出口,哪怕是想一想也是大逆不道。朱芸枫就这么大喇喇说了出来,朱皓枫却也不以为忤,反而点头说:“你这话倒也没错。正好我手上还有些事情要交待,没有那么快启程。陛下赏了侯府下来,我成亲要准备的事儿又那么多,还有安葬父亲的事儿,少不得你先去上京城准备起来。”
就这样,朱芸枫带了人先回了上京城。
弘庆帝亲自召见了她,听她说了些边城战事,对她很是嘉许。不过太后、皇后等宫中的贵人们就不怎么喜欢她了。无外乎是嫌她举止粗鲁说话直接,没什么教养。
宫中的态度自然也影响了其他人的态度,朱芸枫去孔家的时候,只见到了自家兄长未来的丈母娘孔家的大太太,却根本没见到孔家的姑娘们。也因为这样,所以刚刚素梅虽然见到了人,却压根儿不知道那落水的和推人下水的都是孔家的。
朱芸枫只觉得一颗心怦怦乱跳,压根儿没想过传闻中知书识礼的孔家姐妹间居然会如此倾轧,更没想到这样不堪的一幕居然会被自己的丫头撞见。
素梅听说出事儿是的孔家三姑娘也是一惊,差点儿叫出声来,却一把被朱芸枫抓住了手。朱芸枫狠狠看了她一眼,素梅立刻会意,用帕子捂住了嘴。
素心察觉到素梅的不对劲,但她却聪明得没有问,眼观鼻鼻观心,手脚麻利地摆好了元宵,就准备退下去。
“素心。”朱芸枫叫了一声。
素心立即停下准备下车的动作等着吩咐。
“你……”朱芸枫想了想,说:“去打听一下孔家今日是哪些人出来观灯,那位三姑娘怎么会落水的?”
素心眼珠子转了转,应了声“是”,退了下去。
“姑娘。”等素心离开,素梅低声问道,“那三姑娘明明是被七姑娘推下去的,你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去打听她是如何落水的是不是?”朱芸枫说,“我想知道孔家要怎么对外遮掩这件事儿,或者说……他们家到底知不知道那位七姑娘做了些什么。”
见素梅还是一副茫然不解的样子,朱芸枫说:“孔家处置这件事情的态度能看出来他们家到底是怎样的人家。毕竟是未来嫂子的娘家,如果外表光鲜内里一片乌糟,那最后拖累的是兄长。”
素梅点头,端起小机上摆着的元宵,说:“姑娘,奴婢服侍您用一些吧!素心去打听应该也没这么快。”
朱芸枫知道她说的有些道理,但心里乱糟糟的没半点胃口,摇了摇头,说:“我不吃了,赏你吧!”说完撑着下巴开始想心事。
朱芸枫去年到上京城之后,就在弘庆帝赐下的忠勇侯府里住下。这侯府在上京城东的北三胡同,原本是太祖的元和公主的府邸,所以又叫公主胡同。元和公主当年难产而死,孩子也没活下来,太祖皇帝伤心不已,将府邸收了回来,再没赐人。
太祖之后圣祖、世祖临朝,这府邸曾经被赐下过,但得到这府邸的人家总归会出些不大不小的意外,被人寻了错处,落得个削爵罢官的下场,时间一长,上京城里就有人说是这宅子风水有问题。当然这话当着宫中的贵人们是不敢说的,只说是元和公主气性大,不愿意让人占了她的宅子。
一来二去说的人多了,人们多多少少都当了真。每次宫中想赏宅子的时候,那些乖觉的内侍总会提醒几句,尽量让贵人们改了主意。
朱皓枫一直都在黑水郡,在上京城无甚根基,加上陛下亲封,不到三十岁的侯爷,正是让人眼热的时候,能在这种事情上恶心恶心他,惠而不费。
关于府邸的事情,朱芸枫是到了上京城之后才陆陆续续打听出来的,皇帝陛下对兄长和自己看起来恩宠非常,可孔家的亲事却给不了兄长任何帮助,再加上这府邸的故事,她心中多少有点打鼓。
不过没等她给兄长去信,却是先接到了兄长的来信,说是鞑子似乎有所异动,他要晚些出发,可能无法在年前赶到上京城,叮嘱她一切小心。
这么大的事儿,兄长自然也上书给皇帝陛下了。陛下将她招入宫中,好好安慰了一番,又叮嘱皇后娘娘为她操办及笄礼。
及笄礼后朱芸枫更是接二连三地接到各处的帖子,请她去赴宴,理由更是五花八门。她去了两三次才回过味儿来,那是上京城中的勋贵人家在相看,想要给她找婆家。
朱芸枫对此颇不以为然,知道那些人不过就是看中了兄长的爵位,想着有这么一门姻亲好给自己添助力。
自从明白过来之后,朱芸枫就推了不少宴会,可宫中的传召推不了,她就是去宫中陪太后赏菊的时候遇到了太子殿下。
想到那位太子,朱芸枫就忍不住摇头。明明已经及冠,却一副病歪歪的样子,而且还小心眼,不过就是投壶输给自己,就忍不住拂袖而去。再后来就是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被刘贵妃遇到,被她拉去逛了逛御花园,“偶遇”了二皇子殿下。二皇子比太子殿下更让朱芸枫讨厌,明明满眼嫌弃,却还是装着一副温和的样子,装腔作势好不让人恶心。
朱芸枫自问是个直接的人,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恶,因此在二皇子殿下假意滑倒想倒到她身上的时候,她非常敏锐地躲开了。
就这样没多久,上京城渐渐有流言起来,说她朱芸枫边城出身,言辞粗俗举止粗鲁,皇帝陛下本来想将她赐婚给太子殿下或者二皇子的,但因为她实在太过不堪,两位殿下都严辞拒绝了。
这流言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传出来的,在坊间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可因为事涉两位皇子,又叫人难以辩驳,因此上这阵子忠勇侯府人人都提着小心,万万不敢在朱芸枫面前提起。
朱芸枫自己倒觉得无所谓,有这样的流言,那些想借着她的婚事攀附兄长的人家彻底少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姑娘!”素心的声音把朱芸枫重新拉了回来,“奴婢回来了。”
“上来说吧!”朱芸枫说完又吩咐道,“章十一,我们回府。”
素心上了车,马车就开始徐徐而行。
素心想着刚刚打听到的事儿,禀报道:“今日孔家是二爷带着几位姐妹出来观灯,听说自三姑娘起,一直到九姑娘都来了。”
朱芸枫闻言抬头看了素心一眼,没有说话。
素心心里一惊,看着朱芸枫清亮的眸子,忍不住结结巴巴道:“奴婢……奴婢是想着侯爷和孔二姑娘……所……所以才……”
“嗯,我知道。”朱芸枫说,“你做得很好。我原本也想知道我那位未来嫂嫂到底有没有一起来,她没来,这很好。”
素心暗暗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现在外面都说三姑娘贪看花灯没留神脚下这才落的水,只是……这永定河水深,三姑娘到如今都没找回来呢!”
“人没找到?”朱芸枫眉头蹙起,“真的没找到?”
素心点头,说:“孔家的人报了官,东城兵马司的人已经赶过来了。”
“姑娘……”素梅见朱芸枫沉默不语,不由得有些担心,她家姑娘才刚刚及笄,别人家的姑娘在这个年纪最烦恼的左不过是婚事,哪儿像她一样什么都要操心。
朱芸枫一直不说话,马车一路回到忠勇侯府,直接停在垂花门处。朱芸枫院里的其他丫鬟婆子都来迎她。
朱芸枫下了车,脸上一点儿都看不出什么,直接回了自己屋里,关上房门开始细细琢磨。
【未完待续】